高邮:从“旅游+”到“+旅游”赋能文旅新发展

2022年12月 13日 10:10 | 来源: 扬州日报-扬州网 | 扬州网官方微博

高邮湖上花海景区。资料图片

通讯员 邮萱 邮旅轩 记者 居小春

近日,省文旅厅公布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名单,高邮市作为扬州唯一入选的地区,成为全省16家示范区之一。高邮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?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
打造旅游新业态

高邮市地处里下河地区,最大的特色是文化,最美的底色是生态。盂城驿、镇国寺、高邮湖、汪曾祺纪念馆……提起高邮,不少元素都为人熟知。

高邮现有3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,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高邮将建设大运河文化博览城列为政府5年10件大事之一,目前已建成高邮市博物馆、高邮当铺博物馆、中国集邮家博物馆、非遗文化展示馆、汪曾祺纪念馆、北门瓮城遗址公园、明清运河故道遗址公园等,并向社会开放,让文化在旅游中“活”了起来。

“‘旅游+’体现的是旅游业寻求与相关产业相融发展的努力,‘+旅游’则是其他产业与旅游业的主动融合、合力联动。”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戴小斌说,从“旅游+”到“+旅游”,不是产业与旅游的简单叠加,而是一种产业化程度的提升,是多方面、多范围的产业重塑与再造。

据介绍,目前高邮盂城驿“文物+旅游”、湖上花海“生态+旅游”、珠湖小圳“康养+旅游”、汇金酒厂“工业+旅游”、文体公园“体育+旅游”、西堤风景区“休闲+旅游”、汪曾祺纪念馆“名人+旅游”等多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,构建起一批具有高邮特色的旅游新业态。

赋能文旅新发展

文旅融合的高质量蓝图如何擘画?近年来,高邮不断打造品牌活动、赛事为文旅融合赋能添彩,先后举办并参与“水韵江苏·有你会更好”文旅消费推广系列活动、“临泽汤羊温补节”、“驿心·温泉养生节”等,积极进行宣传推介,向外界展示高邮的文化气、烟火气,极大提升了高邮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“发展旅游是对城市全方位的推广和展示,游客的第一认知是获客的关键,这就要求我们发掘独特的‘城市印记’。”戴小斌介绍,高邮有双黄鸭蛋、东西双塔、古今运河、南北大街……抓住中国人“成双”喜好,借用高邮名人秦少游“两情久长”的愿景,提炼出“好事成双在高邮”的城市印记,如今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。

文旅融合产业已成为高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今年6月,在扬州举办的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,投资1亿元的神居山汉林龙茶业博览园、投资3亿元的启迪荣耀冰雪项目现场签约。今后五年,高邮将围绕“聚焦江苏绿心、加快中部崛起”目标定位,实施“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”工程,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,构建“一轴四组团”文旅产业总体架构,推动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%,旅游收入突破170亿元,力争创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。


责任编辑:刘燕

扬州网新闻热线:0514-87863284 扬州网广告热线:0514-82931211

相关阅读:

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为“扬州网”或“扬州日报”、“扬州晚报”各类新闻﹑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,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。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