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按下美颜键幸福生活看得见

2022年11月 30日 11:04 | 来源: 扬州晚报-扬州网 | 扬州网官方微博

李典镇田桥村村规民约

丁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

盛产瓜果蔬菜的广陵区沙头镇,以“鲜活自在沙头”“儿童友好、乐活西江”等主题概念,做足蔬果特色、科普教育、亲子休闲体验等文章;江都区小纪镇的“百姓名嘴”“志愿宣讲团”轮番登上“道德讲堂”,为群众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;邗江区杨庙镇以全镇33个网格为主战场,整治“脏乱差”,扮靓乡村容颜;广陵区李典镇田桥村以“江南岸晗韵农耕文化基地”项目为抓手推进乡村旅游……近日,记者行走在我市部分全国和省级文明村镇,广袤乡村实现了从“环境美”到“生活美”的飞跃,文明风起阡陌间,幸福生活“看得见”。

美丽乡村入画来

文明风起阡陌间

治“脏”、治“污”、治“乱”、治“破”、治“绿”……省级文明乡镇、杨庙镇以“六治”为抓手,实施杨冶线店招改造和主干道飞线清理工程、规范集镇农贸市场管理,将乡风文明有机地融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,推进人居环境由突击到全域整治常态化。今年以来,全镇清理河塘沟渠1200余处,清理乱堆乱放、乱搭乱建3200余处。镇村干部、党员志愿者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走进辖区的主次干道、商家店面、农村住宅、绿化带等处,开展整治活动。

全国文明村——沙头镇小虹桥村,把“党建+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作为民生实事重点工作来抓,通过全村环境综合整治,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标、园区道路硬质化全覆盖、家前屋后绿化美化,人居环境真正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景美”。

美丽乡村入画来,文明风起阡陌间。道路硬化、空气净化、夜晚亮化、环境美化、生活小康化,全国文明村——李典镇田桥村以“五化”为目标,致力于营造干净、整洁、舒适的人居环境,先后荣获江苏省首届最美乡村、江苏省水美乡村、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示范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。

乡风文明入民心,移风易俗润乡村

“此条约,大家立;守民约,大家夸……”走进小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外一堵墙的“三字经”,这是小纪镇宗村村的村规民约,文明有“约”,朗朗上口。

小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宗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共设立道德讲堂、学雷锋志愿服务站、乡村记忆馆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健康服务站、党员学习室、村民议事室、乡村大舞台等10个功能室和展厅,全方位为居民提供理论宣讲、教育、文化、科技科普、健康体育等多种服务。

周边学校的中小学生放学后也会来这里的“四点半课堂”,由小纪镇青年志愿者帮助辅导课后作业、阅读课外读物…… “不仅我们跳广场舞、唱扬剧有了固定场所,孩子们读书学习也有了好去处。”附近居民张大妈对此赞不绝口。

天天唱扬剧的文化惠民“小戏台”,变成了乡村振兴“大舞台”。志愿服务“订单式”,文明实践“精准化”,推动乡风文明入民心,移风易俗润乡村。

记者手记

乡村文明

催开生活幸福花

创建文明村镇活动,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,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伟大创造,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,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、生态宜居为关键、乡风文明为保障、治理有效为基础、生活富裕为根本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积极建设美丽乡村,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,加强乡村道德建设,开展移风易俗,提升农民精神风貌,形成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

扬州目前拥有全国文明乡镇7个、全国文明村18个,共同富裕既要“富口袋”又要“富脑袋”。记者走访其中部分村镇发现,各地从点滴处入手,由细微处着眼,推进环境整治、典型选树、移风易俗、诚信建设,为乡村按下“美颜键”,凝聚榜样力量、培育文明新风、优化营商环境……乡村振兴,塑形铸魂,向美而生,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,乡村文明催开了村民生活幸福花。 通讯员 张震 记者 胡俭


责任编辑:刘燕

扬州网新闻热线:0514-87863284 扬州网广告热线:0514-82931211

相关阅读:

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为“扬州网”或“扬州日报”、“扬州晚报”各类新闻﹑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,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。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